高雄市政市政研究成果網
::: 網站導覽  回首頁  聯絡我們
高雄市政府研究成果網
:::
委託機關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 匯出PDF檔     回上一頁     

:::

網頁位址:

首頁 > 機關研究成果查詢
查詢資訊內容:
 
年度103 
計畫編號  
研究計畫名稱 愛河水系易淹水區改善規劃 
委託機關高雄市政府水利局 
研究單位 財團法人成大水利海洋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 
研究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研究團隊顧問  
研究人員 
計畫摘要台灣地區位處西太平洋颱風路徑之要衝,每年常遭受颱風或颱風導引之西南氣流帶來的降雨侵襲,加上台灣地區地形陡峭的特性以致河川集流時間短,降雨所產生之洪水快速集中於下游平原地區,部分區域因早期過度開發、先天地勢低漥,造成排水斷面及滯洪空間不足,以致於排水不易,故常發生淹水之災害。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水文事件頻仍,降雨強度與累積雨量均較以往來得劇烈,經常超出工程設計標準,因而導致水災發生頻率與損失有加劇之趨勢。上述情形普遍發生於台灣西部平原地區,有著高經濟成長及都市開發的高雄市也同樣面臨了相同之問題,分別在民國90年與民國99年發生了因潭美颱風與凡那比颱風所造成之重大水患事件,使位處愛河水系的高雄地區民眾受到了身家財產之威脅。 民國90年高雄地區因潭美颱風引進旺盛西南氣流,於7月11日下午5時起連續10小時豪雨,參考中央氣象局前鎮及左營兩處氣象站紀錄,該事件累積總降雨量分別為525公厘及493公厘,其中左營氣象站1小時最高降雨量126.5公厘,已接近重現期100年頻率暴雨,3小時連續雨量最高329公厘,超過重現期200年頻率暴雨300公厘;前鎮氣象站1小時最高降雨量119.5公厘,3小時連續雨量最高239公厘。降雨量均遠超過高雄市防洪排水設計標準(排水5年,防洪10~25年),加上愛河河口潮位暴漲,排洪受阻,造成高雄市鹽埕區、本館里、本和里、寶珠溝、二號運河等多處低漥地區積水盈尺,淹水面積達300公頃(如圖1-1所示),雨勢稍歇後淹水雖迅速退去,但受災面積廣大,嚴重影響居民安危,財物損失亦難以估計。 相較於潭美颱風,民國99年9月之凡那比颱風在高雄地區降下了更劇烈的降雨,降雨強度超過100毫米,高雄地區共有岡山、鳳雄、竹子腳、左營、尖山等測站48小時累積降雨強度超過重現期距200年的降雨量,遠高於區域排水的排洪能力,高雄沿海河系連續高強度的豪大雨造成溪水水位暴漲,加上適逢西南沿海大潮,內外水位高漲,重力排水效果不足,造成多數低窪地區淹水,包括愛河及其支流沿岸(圖1-2)在內,災害的規模與損失為近10年來最嚴重,淹水面積甚至遠較潭美颱風時嚴重。 為解決大高雄地區之水患問題,民國99年底由原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縣市合併後為水利局)委辦之「高雄地區中長程水患治理綱要計畫」針對轄區內各大水系的問題進行評估,其結果顯示愛河整體防洪能力約在10~25年重現期距間,相較於轄區內其他水系之中小排水防洪能力多不及5或10年重現期防洪標準來說已十分優異,但仍有局部低窪地區因下水道與區域排水整合等問題而遭受淹水之害。因此,在該計畫之建議下,以易淹水區位與治理瓶頸為考量重點(而非以往只針對主流防洪能力)之愛河水系易淹水區改善規劃遂而成型。 由於愛河水系幹道與主要分支線排水多已達25年重現期距之防洪標準,加上河岸都市化型態明顯,可作為主河道擴寬與改善之土地相當有限,且近年淹水問題已多非主河道溢流所造成,因此再增加河道堤高將無法有效改善易淹水區位之淹水問題。故本計畫之執行工作與目地已有別於以往主要針對河道之改善工程,而是以其他方式(如分洪、滯洪、局部低窪區抽水、瓶頸段改善等)來解決各易淹水區位之水患問題,以期能藉由本計畫研擬出愛河水系各易淹水區之改善對策,並擬定分年分期之綜合治理計畫,以提升愛河水系整體之防淹水能力,強化地區抗災能力,減低民眾生命及財產可能的威脅。 
關鍵字 
備註 
研究成果下載 期末報告本文(檔案格式pdf)
附件(檔案格式pdf)
意見反應 意見反應
舊檔案編號  
 
瀏覽人次統計:::5803047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版權所有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80203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三路二號四樓
E-mail:kcgrdec@kcg.gov.tw TEL:07-3373207 建議使用IE7.0以上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 * 768
資訊安全政策 │ 隱私保護政策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